
2020年9月,来自河北、山东、湖南、江苏、山西5个省份的36名兄弟姐妹,相聚在了以在了以“崇德、励志、博学、笃行”为校训的淮阴师范学院,共同组织了一个大家庭-----音乐学院2006班,在班主任王念老师的引导带领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在班级建设、学习生活以及各项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班级成员团结进取、互帮互助、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组织架构合理,工作制度完备,坚持“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的班训,以“学求高品,创新争先”为口号,营造出“自律、自信、自强”的良好班风。

坚守初心 筑牢信仰之基
我班积极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主题活动,将照片、视频等相关内容上传到翔宇网等相关网站,并在班级开辟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活动成果展示栏,充分展示每位同学的成果,并且班级内还开展分层次学习“周恩来精神”。班委开展以“永远的怀念–传承周恩来精神”“学习恩来精神,铸就忠诚之魂”“承翔宇崛起志,做励志舞蹈人”“我眼中的周恩来”等主题的交流会和分享会,同时开展了以周恩来精神为主题的微团课竞赛活动。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在新时代中体会出不一样的周恩来精神。
班级干部积极动员,让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氛围覆盖到全班学生,引导我班学生进一步走近周恩来,了解周恩来,感受周恩来,学习周恩来。在周恩来班创建期间,我班团委组织远赴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感受到周恩来总理坚定的信仰,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我们班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团支部26名团员中,5名中共预备党员均由团组织推优入党,支部团员综合表现优异,入党比例19.2%,高于同年级其他团支部。支部其他成员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辅导员的组织下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让同学们把周恩来精神传承下去,弘扬光大,并努力贯彻到实践当中。
周恩来总理以他的崇高品德、光辉业绩,在中国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总理的寻求救国道路的决心,纵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力图破壁而为的凌云壮志,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为民,又有多少人能尽心尽力,又有多少人能无为而为,青年总理的真情流露引得一代热血青年相互砥砺、前赴后继的奋斗而发声、立言。


勤学善思 练就过硬本领
音乐学院2006班全体同学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项践行周恩来精神活动以及学习周恩来精神讲座、会议等,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号召,在学院各级领导、指导老师的教诲下,在融汇班级特色、引导班级成员的基础上,不断进取拼搏,在各项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曾荣获校广播体操一等奖、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校主题教育月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强化舞台实践锻炼,充分将专业知识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三年来班级同学先后获评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百余次。班级同学作为主要演员先后选派参加淮安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南京市“颂党恩 赞时代 迎盛会”军区文艺汇演、淮安市春晚等多场演出,充分展现淮师学子风采,为学校、学院争得荣誉,赢得好评。自入学以来,通过学习了解周恩来精神,班级成员以周恩来精神为班级指导思想,以周恩来所作所为为班级榜样,认真贯彻自上而下的各项指标。
班级每位同学都有着宏远的志向,不仅同学们学习态度积极向上,对于班级事务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条,获得如此多的班级奖项,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同学们对于梦想追求的体现,大家团结一致,都积极努力投入到“周恩来班”的创建之中。

守正创新 绽放青春之花
在各级领导以及指导老师的教导和学生干部的管理下,本班级由王念老师领导创办和完成了淮安市立项项目红色舞剧“穿越红色的记忆”,在舞蹈的渲染下我们又重新回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另外,我班积极组织班级“恩来故事会”“青年周恩来读书分享会”“周恩来精神大讨论”“观看周恩来童年读书影片”等各项有关学习周恩来精神等活动。班级参加《亮剑•龙王山》入选江苏省优秀青年舞蹈演员展演且获第七届江苏省文艺大奖舞蹈奖、参加原创舞蹈诗《江淮故事》入选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并获得短剧类三等奖等各种班级集体荣誉。




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工作典型、团干部典型和团员典型。支部成员吴雨霏积极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获校优秀志愿者称号,优秀事迹在中国青年网上报道。马媛媛担任音乐学院学生会轮值主席,吴雨霏、王嘉傲担任学院团委兼职学生团委副书记,陶佳艺担任校社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在学院学生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班级团员在各类专业竞赛、评奖评优中获奖百余项。

学习、继承、践行周恩来精神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创建周恩来班,是我们长久以来的奋斗目标。我们音乐2006班一定会继续立足班级特色,着力创建“周恩来班”,继承和发扬周恩来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刻苦磨练,努力成为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文艺青年,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编辑:高慧 审核:陈晨